029-84772634

搜索
搜索
学会动态
学会动态

学会动态

大众口腔

资讯分类
/
/
/
【每周科普】关注儿童口腔健康——让宝宝远离“蛀牙

【每周科普】关注儿童口腔健康——让宝宝远离“蛀牙

  • 分类:每周科普
  • 作者:儿童口腔医学专委会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1-31 08:00
  • 访问量:

【每周科普】关注儿童口腔健康——让宝宝远离“蛀牙

【概要描述】

  • 分类:每周科普
  • 作者:儿童口腔医学专委会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1-31 08:00
  • 访问量:
详情

  2015年,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71.9%,未治疗率达到96.0%;3岁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50.88%,未治疗率高达98.2%。由此可见我国儿童乳牙患龋率高、未治疗率也极高。

  孩子这么小,怎么会“蛀牙”?“蛀牙”补不补?补了又“蛀”怎么办?乳牙应该如何正确护理?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困扰家长们的“蛀牙”问题。

孩子这么小,怎么会“蛀牙”?

  龋齿(俗称蛀牙,虫牙)的发生与年龄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以下四个等因素有关:细菌、食物、宿主(牙齿、唾液等)、时间等。

  首先,儿童爱吃甜食,像糕点、糖果、果汁饮料等,这类食物含糖高、黏性大,易附着于牙面不易清洁,容易导致乳牙龋的发生。其次,儿童较难自觉维护口腔卫生,家长也往往不够重视,加上儿童时期,特别是幼儿的睡眠时间长,口腔处于静止状态的时间也较长,此时唾液分泌少,食物碎屑、软垢易滞留于牙面上,有利于细菌繁殖,成为致龋的因素。

蛀牙”到底补不补呢?

  很多家长认为,乳牙迟早要换,不需要花时间、精力和金钱去治疗,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乳牙发生龋坏后,不仅影响孩子咀嚼和消化,对口腔及全身健康都是个威胁。

  首先,龋齿会导致儿童的咀嚼效率降低,产生疼痛,影响进食。久而久之,儿童不喜欢用疼痛一侧咀嚼食物,出现偏侧咀嚼,进而造成左右面部不对称。

  其次,孩子因咀嚼不便导致食欲变差,还会减少营养摄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随着龋齿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导致牙髓坏死,产生的细菌毒素或有害代谢产物可能被血液或淋巴液带到身体其他部位。在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可能诱发慢性肾炎、心内膜炎等全身性疾病。

  最后,很多家长容易忽视的是,小朋友由于门牙变黑,影响美观,不敢张口大笑,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蛀牙“补了又蛀!怎么办?

  家长们不能只关注补牙噢!而是需要“防治结合“,在通过补牙治疗当下龋损后,关注的重点则变成了预防。不然,蛀牙补了还会继续发展,很容易陷入没完没了的补牙循环之中。

如何预防和正确护理乳牙?

1. 喂养建议

 1)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对婴儿学习正确的呼吸、吸吮及吞咽都有明显的优势,但也有研究表明,含乳头入睡的婴幼儿患龋率显著高于不含乳头入睡者,因此应避免养成含乳头或奶嘴入睡的习惯,并减少夜间喂养的次数,6个月后最好停止夜间喂养。

 2)避免致龋菌的传播

  家长不要口对口亲吻孩子,也不要将自己吃过的食物喂给孩子。

 3)戒奶瓶

  1岁左右开始使用水杯或吸管杯,1岁半脱离奶瓶,不用奶瓶当作安抚奶嘴。

 4)控糖

  减少游离糖的摄入,游离糖是指制造食品时所加入的蔗糖(白砂糖、绵白糖、冰糖、和果糖等),也包括常用的淀粉糖浆、麦芽糖浆等甜味的淀粉水解产品。

  婴幼儿应避免在奶和辅食里加入游离糖,未满1岁时不食用果汁和甜点。1~3岁每天果汁含量建议低于120毫升。根据2015年颁布的《成人与儿童糖摄入指南》,游离糖的摄入应低于总能量摄入的5%,以减少超重、肥胖和蛀牙的风险。

  需要补充的是,内源糖则没有证据显示其有害健康。内源糖指水果和蔬菜中的糖,这些糖由一层植物细胞壁包裹,消化起来更为缓慢,进入血流所需的时间比游离糖更长。

2. 口腔卫生习惯

 1)刷牙

  孩子们的牙齿大多是成对萌出,从6个月左右逐渐萌出,至2.5岁时长齐20颗乳牙。

  儿童还没有牙齿的时候,可以先从清洁牙龈开始,喂食后和睡前用柔软湿润的纱布或指套,轻柔擦拭孩子的牙龈,保证口腔的清洁。母乳喂养者注意乳头的清洁,人工喂养者注意奶瓶的清洁和消毒。

  当第一颗牙齿长出来时,就可以使用牙刷了。小朋友应选择软毛、小头、大手柄的牙刷,配合适量的牙膏刷牙。在孩子们还没有爱护牙齿的意识之前,爸爸妈妈们应该承担替他们刷牙的责任,直到孩子可以掌握刷牙方法,但仍然需要继续监督,直到孩子可以独立规范完成刷牙、漱口并养成习惯。

 2)使用牙线

  除了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使用牙线也非常重要。3岁以后,牙齿之间开始逐渐出现缝隙,牙齿与牙齿相邻面通常无法使用普通牙刷清洁到位,也是儿童容易患龋的部位,需要配合使用儿童牙线辅助清洁。

 3)口腔检查

  在第1颗乳牙萌出后的6个月内(通常是1岁以内)进行第1次口腔检查,评估患龋风险。此后,低风险每半年检查1次,高风险每3个月检查1次。

3. 用氟指导

 1)含氟牙膏

  对于低氟、适氟地区(饮水氟浓度低于1mg/L,非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区),从长牙开始使用含氟牙膏(0.05%-0.11%),每天两次,每次米粒大小。

 2)定期涂氟

  3岁左右开始,在乳牙全部萌出后,家长可以带小朋友定期来医院涂氟,给牙齿穿上特殊的“防弹背心”,但是记得就诊前要刷干净牙齿。另外,3岁以下婴幼儿不建议使用氟化泡沫、含氟凝胶和含氟漱口水。

4. 窝沟封闭

  牙齿上有很多深的窝窝沟沟,容易“藏污纳垢”,成为细菌的“加工厂”,进一步发展成龋齿。“窝沟封闭”则是用流动性的封闭剂涂布在牙面的窝沟上,使窝沟从深变浅,这样孩子们就可以轻易地清洁牙齿了。

  儿童口腔健康的管理意义重大,发现蛀牙时,应及时治疗并积极预防,最大程度降低龋对儿童口腔健康的影响,最终阻断乳牙蛀牙向恒牙迁延,维护儿童口腔健康。 

                                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口腔科 郭明珠

更多大众口腔

标题: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145号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科研行政楼3楼

电话:029-84772634

©陕西省口腔医学会  陕ICP备10004483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