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龋病,俗称“虫牙”,是一种慢性细菌感染疾病,粘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通过代谢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产酸,使局部牙齿表面pH降低至一定程度,从而引起牙齿脱矿并进一步发展形成龋蚀,因此龋洞是龋病进展过程中的一个表现。
口腔中的致龋因素与保护因素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中,当致龋因素大于保护因素则形成龋洞;反之,当保护因素大于等于致龋因素则不会形成龋洞,甚至早期龋可以通过矿物质的沉积而逆转龋洞形成进程。龋病的治疗不仅需要充填已形成的龋洞,还应包括尽可能的去除致龋因素,增加保护因素。不同个体致龋主要因素各不相同,除患者个体差异,许多保护因素却不尽相同。
氟化物能够预防龋病,是保护性因素之一,不仅可以增强牙齿的抗酸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致龋菌,从而抑制龋病的发生和发展。
人体中的氟源自饮食和环境,适量的氟有预防龋病的作用,过量氟会导致氟牙症等一系列疾病;过低则不能抑制龋病的发生。美国牙医协会推荐患龋高风险儿童食用氟化物补充剂,但在我国尚未实施。
目前临床上经常采用局部用氟来预防龋病的发生。含氟牙膏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含氟制剂,不同年龄段的含氟牙膏含氟量不同,因此应根据儿童年龄购买相应的含氟牙膏。3岁以下儿童仅在牙刷上横向涂抹一薄层牙膏即可;3-6岁用豌豆大小的含氟牙膏每日刷牙2次;6岁以上每日含氟牙膏刷牙2次。
其次是氟保护剂,绝大多数的氟保护剂是以松香或树脂为基础,内含5%氟化钠的漆状物,对于患龋高风险儿童,应由专业人士为其在牙齿上涂刷氟保护剂。对于患龋中等风险儿童,每6个月涂氟一次。对于患龋高风险儿童,每3-4个月涂氟可能更利于儿童牙齿健康。
含氟漱口水可以降低口腔中致龋菌的水平,0.05%氟化钠每天含漱3次持续一月,或0.2%氟化钠每周含漱1-2次持续一月。但含氟漱口水不能长期使用,避免造成口腔菌群失调。
综上,龋病治疗效果需要医患共同努力才能取得。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戴姗姗 郭青玉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145号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科研行政楼3楼
电话:029-84772634
©陕西省口腔医学会 陕ICP备100044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