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会员简介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平大学医学院部分师生西迁,组建西安临时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随之诞生,复经西北医学院、西北大学医学院、西安医学院等母体的发展演化,1956年搬迁现址命名为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随着与西安交通大学合校,现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几代人接续奋斗,医院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管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8~2022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医院已入围国家医学中心首批“辅导类”创建单位。
为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要,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与均衡布局,医院全面推进“一院多区”的发展战略,打造“三院四区”的发展格局。“三院”包括医院总院(西安市雁塔区)、国际陆港医院(西安市国际港务区,在建)和东院区(西安市阎良区);“四区”包括兴善寺院区、南院区、行政院区和创新港MED-X研究院。院本部编制床位2600张,现有职工6283人,其中在岗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868名。有双聘院士7人次,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11人次,“杰青”3人次,“优青”5人次,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0人次。
医院以“举国体制”打造医疗领域的“大国重器”,聚焦高水准的医学研究转化,围绕健康重大需求,不断凝练“卡脖子”和“临门一脚”研究项目。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1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4个,陕西省“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4个,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陕西省国家医学中心创新联合体1个,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研究所(室)11个。近3年获得各类科研项目1289项,项目经费31728.89万元,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项;SCI论文2114篇,高影响力文章百余篇,中文核心及以上期刊文章1363篇;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7项,二等奖9项,华夏医学科学技术卫生管理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医院科研排名位居2022年度复旦排行榜第34位、西北第一,在《2022年度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综合榜单中,医院综合排名全国第7位。
此外,医院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落实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惠民政策,开发了国内首个实现就诊全流程线上线下无缝融合的互联网医院——“智慧好医院”。自2018年上线至今,用户突破620万人,为患者提供在线预约挂号、视频问诊、检查检验预约、报告查询、健康档案查询、药品配送到家及在线随访等多种医疗和扩展服务,形成完整的在线医疗服务闭环。在疫情期间,对于疫情防控、慢性病人和复诊病人的诊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医院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单位、国家卫健委“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2020年医院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医院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和医学人“兴医强国、艰苦奋斗、精勤育人、救死扶伤”的抗战迁陕精神和伟大的抗疫精神为引领,秉承“厚德、博爱、精医、卓越”之院训,始终以护佑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己任,以高质量发展为契机,以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为抓手,逐步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名院。